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广东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开展 2025 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2025年3月7日,我校副校长郑烁带队赴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就“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工作进行深入交流。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负责人陆汉梓、副书记黄旭鹏,副院长(主持工作)黄伟、朱映辉、李旅军,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周泽寻出席会议,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衔接、师资协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会上,郑烁介绍了我校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建设成果,特别是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群以及专业群核心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在人才培养、教学创新团队、教学实训资源、培训教育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成果。他指出,“3+4”七年一体化中本贯通培养模式是打通中职生直升本科高校,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的新模式。几年来,我校通过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的建设,已形成省内乃至全国特色鲜明、质量一流、开放融通的高水平中职学校,基础好,实力强。本次与韩山师范学院开展中本贯通培养改革试点,实现强强联合,通过人才培养的一体化设计,全力打造“基础强,技能强,专业强,特色强”的“四强”技术技能人才,将为我省及地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更多高端技术人才。
黄伟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势,提出“分段培养、一体设计”的实施方案,强调在中职阶段主要在专业标准的对接、课程的设计、基础技能的打造方面进行强化,将职业能力标准融入本科教育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占比,形成“中职基础技能+本科创新应用”的阶梯式培养路径。
周泽寻提出加强中职阶段殷实基础,确保中职阶段与本科阶段的知识体系无缝对接,在中职阶段强化学生专业技能,充分发挥中职和高校的各自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
陆汉梓在总结中表示,“3+4”模式不仅能拓宽中职学生发展空间,还将为区域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双方在热情洋溢的氛围中进行洽谈,并就我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与韩山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共同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达成一致意见,并于3月14日共同圆满完成2025年中等职业学校和本科高校协同育人试点申报工作。双方表示下来两校将组建专项工作组,在招生考核标准、双师型队伍建设、校企协同平台搭建等方面细化方案,力争成为广东职教贯通培养的标杆案例,共绘职教蓝图,打造湾区人才高地。